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

台北忠孝新生 七十二牛肉麵 絕品湯頭

會遇到七十二牛肉麵,其實是很偶然的。上個月有天傍晚行經忠孝復興一帶,突然很想吃牛肉麵。

立馬問卜估狗大神的結果頁裡,「七十二牛肉麵」的評論既多且優,當下便決定前去一試,騎著車一晃眼到了店門口,長長的已有十來位客人候著,在門口便能聞到濃郁的牛骨味道,以及一股奇妙的,既像熱炒又像炭烤的香味。但那是個剛打完兩場全場,飢腸轆轆的傍晚,我沒有閒情逸致(耐心)站在那裏等上半鐘頭。於是決定暫時錯過,下次再來。

終於過了兩周,我又有機會前去嘗試,沒想到這回到了建國南路濟南路口,竟發現店面消失,詫異之餘眼角餘光發現了搬遷的小牌子,原來店面遷移到了濟南路二段與新生南路口(麥當勞旁,Coco的對面),如果看到未更新的Google Map上寫永久歇業,別被它騙了,它門庭若市依舊!

這次門口的人比上回還多,我們等了約莫半小時才進到了店裡。不多說,清燉牛肉麵與紅燒牛肉麵各一,配上桌桌必點招牌炒滷味,三樣菜便是基本。

七十二牛肉麵之所以有名,部分原因大概和「台版米其林四星」這稱號脫不了關係,但實際上跟真正的米其林指南並沒有關係。所謂的台版米其林,其實是焦桐的「台灣美食評鑑」,裏頭最高的評價是五顆星,只有兩家上榜,分別是點水樓和食養山房(月底即將造訪,屆時再來一記)。七十二牛肉麵則獲得了四星的評價。把這本著作稱作台版米其林,把它搞得好像「仿冒米其林」的假貨一樣,我其實不喜歡這個說法。

扯遠了,趕快進入正題吧。

首先上桌的是清燉牛肉麵。



店家說,店裡的湯頭是用牛骨大火煮滾、小火慢燉,反覆多次直達72小時之久,
於是有七十二之名。姑且不論是否有這麼長時間,但看著這乳白色的濃厚湯頭,我相信它是經過相當長時間熬燉的產物。


清燉湯頭入口剎那有著濃厚的牛骨香味,入喉之後跟想像不同,不油不膩,沒有太厚重的口感。但不知道是不是吃慣了日式拉麵的豚骨湯頭,卻覺得味道有點不太夠,反而有點稀,加了店家附的玫瑰鹽之後,味道稍微提升了一點,但對我而言還是太淡,不得不說有點不如預期,但大概跟個人原本就不好清燉一味有關吧!

清燉牛肉麵的肉是腱子肉,本以為口感會需要咀嚼,沒想到卻是燉的軟爛,肉間的筋已經成了黏糊的口感,相當好吃!麵條則是一般的細麵,沒有特別之處。


接著是紅燒牛肉麵,肉的部分是選用牛肋肉,和清燉不一樣,滷包味道也和清燉不同,但同樣都是燉的相當軟嫩,不乾不柴也不卡牙。湯頭的顏色並不特別深,仔細一看甚至可以看到兩種不同層次的湯色。入口之後,一樣具有相當濃厚的牛骨風味,以及中藥滷包的鹹香,好喝,但相同的味道,其他的牛肉麵店也是有的。但是重點來了─



餐桌上的牌子告訴我們,吃紅燒牛肉麵時,「務必」添加店家特製的「骨髓辣油」。


就是這坨黃澄澄的玩意兒。店家沒有特別強調它的製成方式,但我猜大概是燉煮湯頭時,將頂層的油脂刮起而來的吧。剛剛說過,重點在此,挖了一匙加到湯裡拌勻之後,不誇張,整碗湯頭的香氣完全不同,入口的濃郁度、香味、味道的層次完全向上提升好幾個檔次,就像小火龍直接進化成噴火龍那樣的令人刮目相看!至此,我認為紅燒牛肉麵完全打敗清燉牛肉麵。

吃到一半上桌的,是店裡的另一項招牌「炒滷味」,是將各種不同的滷菜,如大黑干、小豆干、素雞、豬頭皮、花生和蔥以大火和醬料快炒而成。除了原先入味的滷味之外,多了一份爆炒後的香氣,完全跳脫一般對牛肉麵店中滷味的想像,若周末下班回家前,外帶一份,絕對是消夜時的啤酒良伴!


完食心得:

七十二牛肉麵一碗160元,是個許多人聽完都會說「哇!這麼貴!」的價格,但其實仔細想想,我們常常去吃的人氣拉麵店,哪一碗兩百有找?憑什麼日本來的就好像貴的理所當然,而同樣擁有厲害湯頭、絕活料理的牛肉麵,就該停在一百有找的價格帶裡呢?

當然,若是只為了供人止飢的牛肉麵,90元也就算了(物價飛漲嘛,呿!),但若以接近兩百的價格來說,我認為七十二牛肉麵絕對值得這個價格,推薦牛肉麵同好一同試試滋味!紅燒牛肉麵必點,清燉牛肉麵的好或不好,希望有清燉控品嘗過後來分享,炒滷味也是必點,但一定要配啤酒才好!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